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是西周时徐国第32代国君。徐国统辖今淮、泗一带。建都下邳(今更名为睢宁县古邳镇)
新闻资讯
|
|
老谱上记载的老土唐是指现在富水水库库底的祖居之地。那儿是阳新、通山、大冶三县交界之处。富水水库1958年动工,库区的居民全部就近迁移,1964年建成。富水系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通山、崇阳和江西省修水三县交界处的幕阜山北麓,界跨湖北省通山、阳新、大冶及江西武宁、瑞昌两省五县市,主要流经通山和阳新两县,由阳新县富池口流入长江,直线长度达120公里。其中,老居徐氏迁至现在的咸宁市通山县慈口乡石印村,后来把石印十甲称为土唐。但现在的土唐并不是地域狭义意义上的石印,已将居住在富水水库周边的懋功后裔的徐氏村庄称为土唐人。土唐已经是懋功后裔的一个符号。外迁懋功后人,都可以称呼为土唐人,或土唐派,就如懋功称自己为离狐派一样。徐世勣祖父已迁至河南滑县,但他一直称自己祖籍离狐。
我土唐徐氏传承有绪,源远流长,自懋功六世孙国瑛公长子徐鸾奠基土唐以来至今已一千二百四十余载,传承五十余代,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后裔遍布天下,历朝历代名不乏人,文臣武将指不胜屈,英才贤达千千万万。土唐徐分支派者近百支,派行各不相同,乾隆年间迁川陕众多,尤其是迁山阳就有:漫川水码头,了猛柱山,高家坪,五里坡,李家湾;板岩街道,老虎沟抓子沟,长沟胡家沟,柳山坡,猎烛山,三官殿,钟鸣山,霸王沟,高坝店凉水井,寺沟,大沟,十里铺老虎沟,乾沟,干沟,卜吉河,雷家沟,色河铺,桐峪河高岩沟,庙沟,磨沟,三叉沟,向阳沟,瓦子沟,张家坪,小河黑沟,袁家沟,二河瓦房沟,半节沟,史家坪,等地开基,我房迁陕茅房沟庄只是其中一小支而已。我茅房沟房系根系了然,祖源清晰,迁徙庄头落籍除有些房裔下落不明外,我本人这房经本人不懈努力,几叩祖山清朝墓碑,通过祖坟碑文记载查到我房始迁祖由湖北省武昌府,兴国州,富水里慈口乡,唐头保迁来山阳县小河镇二峪河茅房沟立业开基,土唐:我徐氏受李氏唐皇厚恩、国瑛公改其地名为土唐,自唐朝以来,一直居住于此,不忘自己的来历,资料来源徐建军。
|
|
公为徐茂公六世,汉族,公元735(属猪)-826年 字永春。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即公元735年,殁于826年。唐朝江西武宁人,唐肃宗上元三年科举殿试登榜眼(时年27岁)敕命镇守武昌六年及遗治山西省,封镇西郁林王赐尚方宝剑。遗使封妻李氏为拥清宝应太君。公享年九十一岁,殁葬武宁县长乐乡丁仙源(今武宁县巾口乡)。公镇守武昌六年(即公元761-766年)期间,岁值大旱,公亲至永兴爱其山水佳丽阡陌肥饶,遂命其长子鸾公筑室居焉。改其地名曰土唐(今湖北省通山县慈口乡)。国瑛公辞官后领妻李氏及次子凤公复迁豫宁(今江西武宁县)居之,为土唐始迁祖。生子二:鸾、风。 土唐:我徐氏受李氏唐皇厚恩、国瑛公改其地名为土唐,自唐朝以来,一直居住于此,不忘自己的来历。坟墓详见土唐派谱。 |
|
公为国瑛公十一世,917(属牛)-995年字仲宽,生于五季之乱,殁于宋太宗至道年、祖籍土唐(湖北咸宁市通山县),秉性聪颖,有才略,通经史酷爱佳山水,功名则淡焉,其时五季俶扰,公尝谓天下危矣。娶朱氏,石氏、俱葬土唐宅西,取娶吴氏。宋初建隆年间举家从湖北阳新土塘迁居到清潭源头(今源头村)定居、公携妻吴氏及子六,由土唐挟资从商经浔阳(九江),走瑞昌,过清潭,见该地山川巩固秀美,可谓大旱不旱,大乱不乱,实属繁衍生息之地,随卜居于清潭源首(今江西瑞昌花园乡源头村)时名其地为徐坊。寿79岁以终天年,葬良溪山中,亥山巳向。吴氏葬清潭翟坑西山窝,戌辰兼乾巽向。吴氏生四女在土唐。宗宣公为瑞昌清潭徐氏始迁祖。赞曰:光前多奇节裕后足芳规土塘分派远承千载之泽良溪立业宏开万世之基振振麟趾无异绵绵瓜瓞奚疑。 生子六:智、仁、圣、义、忠、和 |
|
字应凯、父居良溪,明太祖平定天下,公随母携家眷定居清潭大屋。公生于元至大元戌申(属狗)公元1325年6月12日午时,逝世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公元1396年)6月25日戌时,葬乐源高塘宅东边亥巳向有碑。公遭元末红巾之乱,避于乐源红岩洞,隐不仕,寄傲林泉,诗酒自娱,显贵过往不与,有乃祖儒子之风,为清潭学究。取乐源塘坪柯朝甫之女福二,柯氏生于元延祐五年戌午(1319一三一九年)2月11日,逝世明洪武十一年戌午(公元1379年)9月16日丑时,葬本源(上毕)球场良祠后南宅塘尾山族妣柯氏墓右巳亥向。生四子:国秀(金派)、国宝(木派)、国器(水派)、国裕(火派),金木水火派支。 公生于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6月12日午时,年四十五遭世乱,清潭源内徐、刘、尹、贾诸族统遭劫杀,公乃唯一幸存者,遇明太祖起义龙兴,海宇渐次平定,公始出任乡职,一日过祖墓,哀痛宗邻,呜咽废食,夜则涕零湿枕,因而抱病,临终嘱子孙曰:“清潭源乃祖宗丘墓所在,丧乱后最易遗忘,尔等须创基业于此,以守先而待后,是吾志也”,寿五十七,元至正24年(1364年)甲辰九月二十五日戌时而殁,葬于柯乐源高塘岸坪,莹壬山丙向,后赐封文林郎,公之妻乃柯乐源塘坪柯朝甫之女福二, 元末至正壬辰红巾之乱,清潭之子孙万有余人,始被张文昌之荼毒,继遭柯源人劫杀,不可胜数,唯道珍公潜处于柯乐源外父家幸全,一生于九死之余,又幸吉人天相,生子四:国秀、国宝、国器、国裕四人奉母柯氏复归清潭卜宅于大屋(今花园乡大屋),分东南西北四隅居焉,遂号金木水火,四公创业垂统,积德累仁,不数世仍然森列于兴瑞之间,盖非人之所能为,实仍天之所相也。 后世纪念 徐公道珍,清潭徐氏先祖,生于元,公殁后三百余载,清康熙十二年,瑞昌知县江皋感其德望,亲书墓志曰:“徐公道珍,川岳钟灵,身经两世,德仲五行,孙枝善衍,世绪荣馨,行令吉日,勒石封莹,名垂家乘,天地同春,余嘉乃德,载颂载铭,公神不昧,世代永新”其襄誉之至矣,公元一九九六年从见陵墓历久思庆,乃集资数万元重新修葺,本族名士徐锋提写《道珍公传》暨《重修道珍公墓志》,然不二十年,墓因门牌油漆褪色,字迹不清,铁绣蚀蚀,钢宇脱落,值今瑞昌徐氏和谐堂族谱修竣,瑞昌徐氏联谊会等,合议重修公墓,以光公之恩泽,以祈子孙昌隆。
生子四 徐国秀,行宜六,字朝清,生于元至正五年(1339年),殁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寿七十四,癸巳岁,葬茅竹林门口山西北向。 徐国宝,行宜七,字朝玉,生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殁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寿六十四、葬土名新田畈下首南山己亥向有碑。 生子四:仕隆、仕聪、仕贤、仕谦 徐国器,行宜九,字朝鼎,庠士、生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庚寅岁五月初九日戌时,殁葬大王冈午子向。 生子二:仕昌、仕明 徐国裕,行宜十,初名谷瑞,字朝新,生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丙申岁六月初六日子时 殁年不详。 生子五:仕高、仕良、仕远、仕善、仕熙 |
|
1339-1413、字朝清、庠生(秀才),生于元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己卯岁(属兔),殁于明永乐十一年一四一年癸巳岁,葬茅竹林门口山西北向,妣柯氏奖四葬尹坊畈塘尾外公尹远富墓后即今塘冲林正嘴坐戊乾向,妣艾氏正四 生子二:仕华(由孝廉初任淮安府盐城县令后升工部主事)、仕钟 生女:武九适黄永瑞 出生于元末明初。在世擅长地理堪舆之学,逝后被人们敬为神,被称为秀公。瑞昌乐园洪岩洞,敬的主神就是秀公,现在成了人们求神的圣地。附近乡民,当遇上生活中的困难时,很多人会去求神保佑,甚是灵验。 那里是徐国秀出生之地,元末明初,徐道珍和妻子柯氏躲避战乱,在红岩洞生下国秀。柯氏分娩前,有神托梦:生下小孩,如果三天后,把孩子抱出洪岩洞,小家伙以后就成为神仙;如果七天后抱出洞口,小家伙以后就是地仙【风水师】。柯氏也将信不信,七天后把小家伙抱出洞口。后来,国秀读书考了秀才,特擅长堪舆之学,真的称为了地仙,看地理很在行 。 自道珍公后,也许真是秀公擅长地理之学缘故。瑞昌花园徐姓果真人口衍盛,人才辈出。徐仕华,明永乐年间工部主事。清未年间留学日本学者徐文光。皆是道珍公后裔。时至今日,瑞昌花园当地读书求学之风甚是浓郁,还有不少徐姓学子飘洋过海,走向国外。 徐仕华、国秀公长子 庙号:成祖 1364-1418字廷显行武二,生于元至正廿四年公元1364年甲辰岁(属龙)四月十一日辰时,殁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一四一八年戊戌岁二月,公由孝廉初任淮安府盐城县令后升工部主事,卒于官舆枢载,归葬光荣岭己亥向,妣陈氏聪七葬新田畈松林窝中嘴,生子一:显祖 生女二 妣汪氏尚十 生子一:显英
生子二:显祖 生子七:功稔、功稠、功和、功贵、功贤、功宝、功质 显英 生子二:功万、功富 |
|
1391-1481公乃仕钟公长子,行崇七,生于洪武廿四年1391年(属羊),正统七年(141年),祖居田昌畈,自幼出生书香门第,但因国事动荡,生活朝不保夕,为寻求出路,公与其妻商谈迁居之事,其妻曰:我是妇道人家过惯乡土生活,不知外事,况有三个孩子:功祺、功祥、功禧年幼,若长途跋涉,如遇盗匪,乃全家之难也公曰:妇人,言语甚实,但我主意已定,择日起程。一家五口东下徐源途径洪下,路过乌石,再上罗城山沈氏曰:妇人足小难行,祥、禧二子年幼,还是回归故土,祺儿年长随你同行至此夫妻兄弟含泪而别。仁公父子沿途观其山脉地理,于明朝正统七年定居甘露乡护岭冲,续娶吴氏生三子,功祯、功应、功明,又娶黄氏张氏、黎氏。诸于成化年间相继去世,可见仁公一生之坎坷也。公之生平,勤奋好学,历任八乡总粮长,家业富裕。每遇乡党饥荒,慷慨解囊,用恤深得民意。成化十七年九十寿终葬丫头山侧船地。生子六:功祺、功祥、功禧、功祯、功应、功明 |
徐宗宣坟墓(917-995年)此地风水极佳、距离现在一千多年、公开万世之基、子孙延绵五湖四海、庙号:清潭始祖
|
|
|
|
徐邵、懋功公次子 (正史与家族史区别)
一名表、官司马承父命复本姓、潜领家属以经商为计、乘舟楫游于江湖、放范 之风雅、卜居饶州之莲河、未几徐敬业难起、复徙避难于洪州(今江西南昌),妣袁氏。
祖谱记载,世勣生有四子,长子震、次子表又名劭、三子思文、四子思顺,土唐徐氏分支为劭公之后。谱中还记载“劭受勣病危时,召其弟世弼交待后事时的小聚中说,受皇恩甚厚,长劝袭职,次劭复本姓徐,辞官隐退于彭城,以游商的形式维持家道,谨防如房杜之事发生”。
有句成语“房谋杜断”,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关于劭,正史中无记载,先祖世勣深谋远虑,为防房杜之事发生在自己的子孙身上,所以命次子隐居在彭城,鼓城是今江苏徐州的古称,后长子震之子敬业反武周,劭隐居彭城并未受到牵连,躲过一劫。
生子一:禧 (八十八世)
鸾公乃荫父、爵禄为礼部侍郎随父任武昌郎、即侨寓永兴土唐、妣王氏、封东阳夫人。
生子五
温:字敦美、少为土贩,后任礼部侍郞(部级官员)、迁居清江(今江西樟树市)
良:同为礼部侍郎(部级官员)湖北土唐迁居丰陂/城、迁居九江市德安县等地
良公 生子二(宇、宙)(1徐宇)迁吉安、官左军(2徐彦政)宣和进士(3徐如晦)监察御史(6徐鹿卿)南宋嘉定进士大学士右待郎(7徐子端)黄州推官知善化县(12徐猷)任黄州知府(15徐孔声)户部待郎山东左布政司(15徐孔奇)明朝永乐进士、任严州知府。
恭:扬州判官、太守、都御史、居新吴(江苏省新吴区)
俭:行五公、登乡科未仕、子孙世居土唐九世同居、直至宗宣公迁江西瑞昌清潭、其后裔宗宣公生六子,其后迁大冶较多,亦有迁往咸宁市通山茅田和崇阳天城镇洪下村。妣张氏生二子:隆势、隆海
让:与兄恭同时登第任侍郎固剿江州有功,封京都御史,六卫总尚书加授国公爵、居建昌、江西建昌(永修县)妣刘氏生 子三:尧、舜、禹
(1徐尧)→(2徐晦)监察御史→(3徐卿)→(4徐爽、徐奭)俱状元及第→(徐奭)→(5徐積)→(6徐?V)官右将军→(7徐铉)龙图阁大学士。
据族人介绍、如今鄂东南徐姓嫡系后人均为俭公和让公两大派系、分布在湖北省大冶、阳新、通山、咸宁、鄂州、蕲春等。
黄坑庄徐氏祠堂2018年建成